首页汉语字典怏字的解释
怏

拼音 yàng 注音一ㄤˋ
部首忄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笔NMDY 五行 统一码600F
笔顺丶丶丨丨フ一ノ丶
名称点、点、竖、竖、横折、横、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àng(一ㄤˋ)

⒈  不服气,不满意: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的神情)。怏然不悦(形容不高兴的样子)。

⒉  自大:怏然自足。

造字法

形声:从忄、央声

English

discontented, dispirited, sad


※ 怏的意思、基本解释,怏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怏【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亮切,央去聲。《說文》不服懟也。从心央聲。《廣韻》怏,悵也。《增韻》情不滿足也。《前漢·石顯傳》塞其怏怏心。

通作鞅。《前漢·韓信傳》居常鞅鞅。《周亞夫傳》此鞅鞅者,非少主臣。

《廣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音鞅。義同。

《集韻》《類篇》?於良切,音央。央然自大之意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怏【卷十】【心部】

不服,懟也。从心央聲。於亮切

说文解字注

(怏)不服懟也。按當作不服也。懟也。奪一也字。遂不可解矣。集韵作不服對也。尢非。怏葢倔强之意。方言曰。鞅、侼、懟也。集韵於陽韵曰。怏然自大之意。攷王逸少蘭亭序曰。怏然自足。自來石刻如是。本非快字。而學者尟知之。或叚鞅爲之。方言是也。周亞夫傳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从心。央聲。於亮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