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俑字的解释
俑

拼音 yǒng 注音ㄩㄥˇ
部首亻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笔WCEH 五行 统一码4FD1
笔顺ノ丨フ丶丨フ一一丨
名称撇、竖、横撇/横钩、点、竖、横折钩、横、横、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ǒng(ㄩㄥˇ)

⒈  古代殡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木俑。陶俑。女俑。兵马俑。

汉英互译

tomb figure

造字法

形声:从亻、甬声

English

wooden figure buried with dead


※ 俑的意思、基本解释,俑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俑【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從葬木偶。《禮·檀弓》孔子謂爲芻靈者,善爲俑者不仁。《註》芻靈,束草爲人形,以爲死者之從,略似人形。俑則設機發動,全似人,能踊躍也。今倡端不善曰作俑。

《廣韻》《正韻》?他紅切,音通。《說文》痛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俑【卷八】【人部】

痛也。从人甬聲。他紅切。又,余隴切

说文解字注

(俑)痛也。此與心部恫音義同。禮記孟子之俑、偶人也。俑卽偶之假借字。如喁亦禺聲而讀魚容切也。假借之義行而本義廢矣。廣韵引埤蒼說。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踊。故名之俑。乃不知音理者強爲之說耳。从人。甬聲。他紅切。九部。按玉篇云。說文他紅切。此葢出音隱。痛義之咅如是。大徐云。又余隴切。則木偶之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