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浃字的解释
浃

拼音 jiā 注音ㄐ一ㄚ 繁体
部首氵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6D43
笔顺丶丶一一丶ノ一ノ丶
名称点、点、提、横、点、撇、横、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浃(浹)jiā(ㄐ一ㄚ)

⒈  湿透:汗流浃背。

⒉  周匝:浃日(古代以干支为“浃日”)。浃辰(称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为“浃辰”)。

⒊  深入,融洽:浃洽。

异体字

English

saturate, drench; damp, wet


※ 浃的意思、基本解释,浃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浹【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子協切《集韻》卽協切,??。《爾雅·釋言》徹也。《疏》謂潤澤浹洽,相霑徹也。《前漢·禮樂志》教化浹洽。

周浹,猶周匝也。《荀子·君道篇》先王審禮,以旁皇周浹于天下。

《左傳·宣九年》浹辰之閒,楚克三都。《註》浹辰,謂自子至亥,周匝十二日也。《楚語》近不過浹日。《註》浹日,謂從甲至癸也。

通作挾。《周禮·天官》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

《集韻》轄夾切,音洽。浹渫,水貌。《郭璞·江賦》長波浹渫。《註》浹渫,水滂溏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浹【卷十一】【水部】

洽也。从也。从水夾聲。子協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