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衿字的解释
衿

拼音 jīn 注音ㄐ一ㄣ
部首衤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笔PUWN 五行 统一码887F
笔顺丶フ丨ノ丶ノ丶丶フ
名称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撇、捺、点、横撇/横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īn(ㄐ一ㄣ)

⒈  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青衿(代称秀才)。

⒉  系衣裳的带子。

造字法

形声:从衤、今声

English

collar or lapel of garment


※ 衿的意思、基本解释,衿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衿【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居吟切,音今。《爾雅》衿謂之袸。《註》衣小帶也。

《揚子·方言》衿謂之交。《註》衣交領也。《詩·鄭風》靑靑子衿。《傳》靑衿,靑領也。

《類篇》渠金切,音琴。其淹切,音箝。義?同。

《玉篇》巨禁切,音妗。《禮·內則》衿纓、綦屨。《註》衿猶結也。《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

《前漢·揚雄傳》衿芰茄之緣衣兮。《註》衿,帶也。

《通志·六書略》與襟同。《韻會》作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