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虏字的解释
虏

拼音 注音ㄌㄨˇ 繁体
部首虍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上包围
五行 统一码864F
笔顺丨一フノ一フフノ
名称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横折钩、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虏(虜)lǔ(ㄌㄨˇ)

⒈  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⒉  俘获的人。

⒊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ptive、prisoner

造字法

形声:从力、虍(hū)声

English

to capture, imprison, seize; a prison


※ 虏的意思、基本解释,虏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虜【申集中】【虍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虜掠也。《漢書·晉灼註》生得曰虜,斬首曰獲。

地名。《水經注》淄水又東逕臨淄縣故城,其外郭卽晉獻公所徙臨淄城也,世謂之虜城。《六書正譌》生得者,則以索貫而拘之,故字从毌从力。俗从男,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虜【卷七】【毌部】

獲也。从毌从力,虍聲。郎古切文三

说文解字注

(虜)獲也。公羊傳。爾虜焉。故凡虜囚亦曰纍臣。謂拘之以索也。於毌義相近。故从毌。从毌。从力。左傳曰。武夫力而拘諸原。虍聲。郞古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