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慊字的解释
慊

拼音 qiàn qiè 注音ㄑ一ㄢˋ ㄑ一ㄝˋ
部首忄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614A
笔顺丶丶丨丶ノ一フ一一丨丨ノ丶
名称点、点、竖、点、撇、横、横折、横、横、竖、竖、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àn(ㄑ一ㄢˋ)

⒈  不满,怨恨。

其他字义

qiè(ㄑ一ㄝˋ)

⒈  满足,满意。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忄、兼声

English

to resent; contended; satisfied


※ 慊的意思、基本解释,慊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慊【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簟切,音歉。《廣韻》恨也。《玉篇》切齒恨也。《集韻》意不滿也。

通作謙。《禮·大學》此之謂自謙。《註》讀爲慊。慊之言厭也,謂誠意自足。《朱註》快也,足也。亦通作嗛。《荀子·榮辱篇》臭之而無嗛於鼻。《註》與慊同。《史記·文帝紀》天下人民,未有嗛志。

《集韻》《正韻》詰叶切《韻會》乞協切,?音匧。《集韻》足也。或从口。《莊子·天運篇》盡去而後慊。

《集韻》苦兼切,音謙。意不足也。

《集韻》賢兼切,音嫌。《說文》疑也。或省作兼。或通作嫌。《前漢·趙充國傳》婾得避慊之便。《師古註》慊,亦嫌字。

《集韻》離鹽切,音廉。《說文》帷也。或从巾从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慊【卷十】【心部】

疑也。从心兼聲。戶兼切

说文解字注

(慊)疑也。疑者、惑也。故下文受之以惑。今字多作嫌。按女部嫌者、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不平於心爲嫌之正義。則嫌疑字作慊爲正。今則嫌行而慊廢。且用慊爲歉。非是。又或用慊爲㥦。尤非是。大學。此之謂自謙。注曰。謙讀爲慊。慊之言猒也。凡云之言者、皆就字之本音本義而轉之。猒足、非慊之本義也。至若鄭本周易爲其慊於陽。故偁龍焉。鄭注云。慊讀爲羣公溓之溓。古書篆作立心與水相近。讀者失之。故作慊。溓、襍也。陰謂此上六也。陽謂今消息用事乾也。上六爲蛇。得乾氣襍似龍。此鄭注則易慊爲溓。皆不用字之本義也。从心。兼聲。戸兼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