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伯的成语

有关伯的成语

有关伯的成语共收录25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将伯之呼指求人帮助。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将伯之呼。”
将伯之助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诗经·小雅·正月》:“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河伯为患指歪门邪恶的风气。
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
伯道无儿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唐 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伯仁由我而死伯仁:晋代周颙的字。指对别人的死亡负有某种责任。《晋书·周颙传》:“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相惊伯有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伯劳飞燕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风魔九伯风:通“疯”;风魔:疯癫。疯狂痴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五卷:“休怪!我曾见风魔九伯,不曾见这般个神狗乾郎在。”
伯仲之间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季友伯兄比喻交情深,义气重。唐·宋之问《饯湖州薛司马》诗:“交深季作友,义重伯为兄。”
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冤如巷伯巷伯:周幽王时寺人(宦官),遭谗被刑。像巷伯一样冤屈。指不白之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信如卞和,冤如巷伯,才如史迁,达如子政。”
伯歌季舞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汉 焦赣《易林 否之损》:“秋风牵手,相提笑语。伯歌季舞,燕乐以喜。”
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称王称伯王:君王;伯:通“霸”,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清·吴乔《答万季崊诗问》:“今人拘于宋人之说诗,而不问唐人违合,莫不称王称伯,狐魅后学,使尊奉己学。”
伯埙仲篪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诗经 小雅 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龙伯钓鳌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一钓而连六鳌。”
伯虑愁眠伯虑:国名;愁:忧愁。伯虑国民忧虑睡眠。指过虑。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
伯乐一顾比喻受人知遇赏识。《战国策 燕策二》载: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五侯九伯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行比伯夷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形容品德高洁。战国·楚·屈原《九章·桔颂》:“年岁虽小,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一时伯仲谓两人水准才能难分高下。伯仲,指兄弟。清·吴兰馨《绛蘅秋·秋社》:“看这怡蕉客所作诸诗,可的是一时伯仲呢!”
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