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箫的成语

有关箫的成语

有关箫的成语共收录15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剑气箫心犹剑胆琴心。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玉箫金管见“玉箫金管”。唐·李白《江上行》:“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宋·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弄玉吹箫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7回:“萧史教弄玉吹箫,为《来凤》之曲。”
楼船箫鼓乘坐楼船,吹箫击鼓。楼船:有楼饰的游船。
剑态箫心见“剑气箫心”。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
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吴市吹箫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吴市之箫见“吴市吹箫”。清·杨昭《<闲止书堂集钞>跋》:“沉冤望雪,曾传吴市之箫;急难号天,爱下秦庭之泪。”
玉箫金琯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一楼初上一阁逢,玉萧金琯东山东。”
凤管鸾箫见“凤管鸾笙”。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六回:“听一派凤管鸾箫,见一簇翠围珠绕。”
吹箫乞食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凤箫龙管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清·黄永《龙衣舟行》诗:“凤箫龙管穿云去,锦缆牙樯映日月。”
村箫社鼓指民间鼓乐。
凤箫鸾管笙箫之类的吹奏乐。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歌动迎仙,声袅凤箫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