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体的成语故事


不知大体

拼音bù zhī dà tǐ

基本解释知:知道;大体: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

出处《旧唐书·田弘正传》:“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报。”


暂未找到成语不知大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知大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高风亮节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整整齐齐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
势不可当 《晋书 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醋海翻波
后继有人 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为民请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清清楚楚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过五关,斩六将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