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民成俗的成语故事


化民成俗

拼音huà mín chéng sú

基本解释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暂未找到成语化民成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化民成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从容不迫 魏兰《<浙案纪略>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动天地,感鬼神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穷家富路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3回:“再者银子虽多,贤弟只管拿去。俗语说得好:‘穷家富路。’”
陈言务去 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群龙无首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