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出处的成语故事


文行出处

拼音wén xíng chū chǔ

基本解释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出处《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暂未找到成语文行出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文行出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坐薪悬胆 《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聋者之歌 《淮南子 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物尽其用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反治其身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风急浪高 《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